《阿德的梦》教学反思

时间:2025-02-06 07:11:25
《阿德的梦》教学反思

《阿德的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阿德的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阿德的梦》教学反思1

想象是同学发明力的萌芽,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就是发明。想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儿童是富于想象的,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小朋友们在幻想的世界当中,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假如同学的想象发展起来,很可能写出或说出令我们惊讶的东西来。

在《阿德的梦》的教学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阿德心中的未来世界如此奇妙,你们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生:(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心中的未来世界讲给大家听?

生:我心中的未来世界是到火星上建一座学校,这所学校的环境非常优美,教室里的设备非常先进,全都是机器人给我们上课。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你就是未来的校长。请你也来说一说。

生:我心中的未来世界是要到月球上去修建一座“渡假村”,那里的房子造型很奇特,窗子是用一种特殊资料做的,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而且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的任何东西,也听不见里面的任何声音。

师:你真是个爱幻想的小朋友,老师预祝你成为一名大建筑师!请你来说一说。

生:我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我有一个机器人保姆。早晨,机器人会准时叫我起床,给我准备好早餐;中午,机器人会给我送来可口美味的饭菜;放学了,机器人会开着汽车来接我回家……

师:你们心中的梦想真是太奇妙了!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生:同桌交流。

……

反思:

在此片段中,我创设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同学的想象能力。而同学的想象也得到了尽情发挥,同学各个说得意犹未尽。在小朋友们的心中,未来世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科技要多发达就有多发达。所有在实际生活中还不能实现的,在未来的世界什么都实现了。你看,我们的小朋友对未来充溢着多大的希望呀!我们的小朋友多会想啊!教师以:“阿德心中的未来世界如此奇妙,你们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为切入口,从而给同学发明想象的空间,让小朋友们尽情地发挥自身发明力。小朋友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阿德的梦”这篇原本比较笼统,不易理解的课文 , 得到了应有的升华。

原来想象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怎样去引领小朋友走进想象的空间,让小朋友的想象尽情发挥。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小朋友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朋友的想象也许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想过,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考虑,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实际……

如何培养同学的想象力、放飞同学想象的翅膀呢?

一、增加同学文化底蕴,丰富知识积累

同学只有做好这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才干有良好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积累,到了需要的时候,它会为学想象时提供大量的形象、资料和广阔的空间。

同学可以每天阅读课外书半个小时,背诵优美片断;每周背一首古诗,并说一说古诗的意思;看看新闻,让他们介绍有意义的电视节目;举行各种语文活动,如:“科技汇报会”、“古诗背诵会”、“小知识汇报会”、“新闻汇报会”等,使同学能够在实践中积累大量形象和语言。

只有在语言资料贮存丰富的基础上,同学才干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往高处。

二、抓住机会,展开想象

老师要有抓住灵感的火花,随机地训练同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次课前一分钟中,小曹背诵的《母亲》中把母亲比作蓝天,把小朋友比作小鸟。我临时决定延长活动时间,让同学发挥想象,把母亲比作什么,小朋友比作什么。同学踊跃发言,其中精彩的不乏其多。如:母亲像那月亮。小朋友像眨眼睛的小星星,围在妈妈的身边,听她讲那动人的故事;母亲就像广阔的海洋,小朋友像小鱼,在妈妈的怀抱,自由地游来游去;母亲像广阔的大地,小朋友像那一粒种子,在妈妈的怀抱中顽强生长;母亲就像花儿散发芳香,小朋友像那小蜜蜂吮吸着母亲的蜜糖。

三、仿编儿歌,培养想象力

在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同学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仿编诗歌,使其渐渐地进入诗歌的佳境。

如可根据儿歌“找夏天”仿编“找春天”、“找秋天”、“找冬天”。同学根据各季节的特点,发明性的发挥,效果较好。如:冬天在哪里?冬天在雪地,你滑雪,他打雪仗,冬姑娘悄悄地把雪花给大树披上白绵袄,望着世界好悠闲。青蛙哪里去了?青蛙在洞里冬眠了。小麻雀站在枝头盼着春天,这里的景色多迷人!

四、利用课本设计环节,进行想象

在《蜜蜂引路》教学中,可以要求同学借助想象,在纸上描绘列宁住处,引蜂人住处,路边花丛,园子的图画,即进入了作者描述情境中,又弄清了方位,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方法发展了同学的形象思维,激发了同学兴趣,有利于同学审美感的培养。

五、编写童话故事,写想象日记

同学根据头脑中的大量资料,形象展开联想,编写了许多优美,情节生动的故事,再举行汇报会,大家一起参与评一评,一起完善,更激活了他们想象的火苗燃烧升起。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画上一个圆圈,让孩童看看像什么。小朋友们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有太阳、皮球、西瓜、月饼等,多达二三十种。这个实验说明,儿童阶段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丰富、潜在智慧最易发展的最佳时期。

为了培养小同学的想象力,《新课标》在阅读方面要求小同学“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和“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习作上又要求一二年级“写想象中的事物”。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必需借助想象,想象往往孕育着发明的嫩芽。要开发儿童发明的潜能,就必需充沛发挥他们潜在的想象力。只有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新的形象便可诞生。拥有想象,是儿童拥有的最大财富。儿童的想象,即使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绚烂的。小朋友的心目中,一切都是鲜活的,可以和自身对话的,也是可以根据自身心愿变成实际的。想象展开了小朋友的智慧,想象带给小朋友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新课标》“开发创新小同学潜能”的目标,就要放飞同学想象的翅膀,让同学想象的思维 ……此处隐藏10949个字……

4、出示儿歌,自读,齐读,指名读,巩固识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预定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

三、默读

1、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知道这是一场梦?默读前,提出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速度要适当加快。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3、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阿德梦中的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写在卡片上。

4、把各组写有新科技成果名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读书汇报。

四、朗读

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叙述顺序摆好连环画,分组接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五、拓展

1、你认为阿德的梦有一天会真的发生吗?从阿德的梦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2、说说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或动笔把心中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

3、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阿德的梦》教学反思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2课《阿德的梦》

教学目标

1:认准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3、有科学幻想意识。

一、谈话导入:

呀!一张张笑脸多漂亮啊!告诉老师昨晚你睡得好吗?做梦了吗?说说你的梦吧! 孩子们你们的梦奇妙无比,老师感觉也走进了你们的梦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德的梦》。

板书:阿德的梦

二、新授

(一)自读课文

1、大家再来读读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

2、回答问题:

用一个词语说说阿德的梦怎么样?

(奇妙、神奇、不可思议、出人意料??)

3、阿德做了这样一个梦,他有什么想法、想干什么?

4、那你看了他的梦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一男一女分别演阿德和外婆,众生当导演。

2、评价。

3、师:咱们班的同学想象力无人能比,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能不能加入想象的一些问题,再来分角色读读演一演呢?下面请大家3人一组先练一练!

4、挑选几组在台上表演,对表现好的小组发奖杯给予奖励,并掌声鼓励!

(三)激发想象力,继续做梦

1、今天,小阿德也来到了咱们班,他要对大家讲几句话:

小朋友们!我的梦没有做完我很遗憾!我真的很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你们能帮助我把这个梦继续做下去吗?

(1)师:有爱心的孩子们!打个哈欠,闭上眼睛,开始做梦!梦到了就举起你的小手。

(2)请几位学生说说(好的奖励创新之星)

2、师:好!孩子们闭上眼睛继续做梦,梦到未来的你,把你的手举起来,未来的你什么样?

请几位小朋友说说.

3、师:梦还没有醒,未来的你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呢?在这个世界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小组同学说说,指名说说说奖励“创新之星”。

(四)回到现实,努力使梦想成真

师:好了,醒醒吧孩子们!伸个懒腰,揉揉你惺忪的睡眼,梦里的一切多美好呀!不过它只是个梦,怎样才能让我们梦想成真呢?

生1:从现在起努力学习??

生2:多动手动脑??

三、小结:

老师期待美好生活在我们这些未来科学家的努力下,早日到来!

教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受最深的是没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只是纸上谈兵,空空而谈。 《阿德的梦》这篇课文充满幻想色彩,在课堂教学时,以阿德的梦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最好不过。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打开学生想象思维这扇门,在外婆与阿德的对话中加入自己想象的问题对话,学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想象,对话显得更加充满想象。然而,阿德的梦并不完整,最终他到月球上了吗?学生迫切想知,这时,让学生继续把阿德的梦做下去,再次唤醒学生的想象欲望。阿德到没到月球?上了月球又看到些什么等等,让阿德的梦更加完美!接着,又让学生想象未来的自己什么样?未来的世界怎么样?自己在未来世界里会做些什么?等等。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就像决了堤的洪水说得没完没了。这时进一步引发要实现美好理想应从现在起做些什么?激发孩子要为美好理想而努力!

这节课,虽然以梦为线索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力,可课堂设计并不太合理,想象过多且有不符合实际,应让学生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改造。这样才能更具它的现实意义。否则,真是“白日做梦”,而后果学生只会说大话不会办实事,对他们来说也没任何提高。

《阿德的梦》教学反思15

乘坐飞船可以到火星上旅游了;月球上可以定居了;手提电话不仅能打到天上,而且能看见通话了;地球上购物可以不出家门,在地球上也可以预订月球的物品了……哦,原来这是阿德的梦!这个梦多么有趣啊!很明显,这是一篇充满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短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阿德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梦境。

本文以“梦”为载体,以阿德乘飞船去火星旅行,与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能电话为线索,描绘了幻想中的神奇太空世界。

本文是略读课文,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等方面。这节课,我首先领着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通过放声朗读、浏览、默读等阅读方式熟悉课文内容。然后,我通过一个问题引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在理解“呜……”这个象声词的读法后,又顺势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发出这种声音,指导后抓住“呜——”“哎呀”再读,读得就更有味了,因为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因此,此处处理的比较慌。

在指导学生找出阿德梦中的有趣事情后,本想通过阿德与奶奶的对话练习,指导他们如何朗读人物对话,但时间太紧,此处最少要花五分钟处理,因此,讲课时就自作主张,蹦过去了。

为了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现在科技发展的步伐,我在课前搜集到了课文中所提到的一些现在已经研制出来的科技产品,通过在课堂中的播放,给学生以启迪,从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课文中所提到的哪些属于梦想,哪些现在已经变成显示,为畅想未来世界做好铺垫。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就是创造。想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儿童是富于想象的,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

在畅想未来世界这一环节,学生很乐意充分幻想,但也是因为时间问题,比较仓促地处理了。为了弥补此课的缺陷,在下一节课,我又设计了一次题目为《阿德梦醒以后》的作文。通过观察最后一幅图,让学生仔细看阿德的表情、动作,猜想他的内心想法,再让孩子们闭上眼变成阿德做个“白日梦”,说说自己脑海中设计的未来世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阿德的梦》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